阅读历史 |

玉腰藏春 第104(2 / 3)

加入书签

她从来都无法将时日无多四个字与陆湛联系在一起。

“时日无多?”

目光触及陆湛眉宇间沉淀的病气时,宋蝉心头不免一颤。

宋蝉忽然想起那年她被污入诏狱,陆湛玄色官服上沾着血,缓步走到她的面前, 俯身为她解下镣铐。

怎么会?这个曾令满朝文武都胆寒的人, 怎么会落得如此地步。

她本不相信陆湛的话, 但看着他浮现病态的眉目,似乎这话又有几分切实可信。

无论过去她与陆湛之间有多少纠葛,在生死面前也没有什么是不能够放下的了。

“大人正值盛年,怎么会时日无多?”宋蝉怔然坐在陆湛对面, 目光复杂, “何况太医院圣手如云,若是大人觉得不适, 何不赶紧回京治病, 无需说这样的话来咒自己。”

陆湛没有回她的话, 只是继续看着宋蝉的眼睛。

“阿蝉, ”他再次唤她名,却仿佛沉吟许久, 磨去了从前所有锋芒,“这世间曾让我厌恶的人与事, 如今都成了冢中枯骨,我想得到的, 也都攥在了手里。”

他抬起手抚过桌案,恰好覆在她方才触碰的位置。

“若说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就是你。”

陆湛面容苍白,如覆霜雪,可那双眼睛却至极赤诚, 言辞间亦是恳切。

当他的灼亮目光落在宋蝉身上时,她心口蓦地一颤,像是被什么尖锐的东西轻轻刺了一下。

可那撼动也只转瞬即逝,快得仿佛只是错觉。

她不是不想怜惜,只是过往那些回忆太过沉痛,她不愿也不能再去触及。

宋蝉攥紧双手,让指甲陷入掌心,提醒自己不可重蹈覆辙。

她张了张口,想质问,想讥讽,更想将这些年积压的怨怼尽数倾泻。

可最终,所有激烈情绪都在对视目光里消弭尽散,只化作一声叹息。

“大人现在同我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人原先在诏狱救下了我,倘若那时大人同我说这一番话,我一定不胜感激。可那时大人告诉我,做您手中的刀,不能对任何人付出真情,我始终记在心里,日夜不敢忘。”

窗外呼掠过一阵急风,吹得窗纸簌簌作响。

“如今陆沣已成了大人的手下败将,我的任务也合该结束了,而今大人又要我忘记过去所有,重新来过,不觉得太过强求了吗?”

宋蝉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半分指责的意味,却像钝刀子一样划过陆湛的心。

他倒多希望宋蝉能够责骂他几句,他宁愿她掀了这案几,要向他讨回所有公道,总好过这般平静地与他诉说一切。

一时间,喉间似有万千言语翻涌,却终究化作一片苦涩。

“一个月。”沉默半晌,陆湛复而开口,“一个月后,我自会离去,阿蝉,你只要再陪我一个月便好。”

他当然可以不顾及他的意愿,直接将她带走,可今日他不愿如此。

屡屡强求,换来也不过是她怨怼愈深,他终究不愿两人之间落得如此不堪的地步。

宋蝉只觉胸口发闷:“大人又何必如此。”

但抬眼看着陆湛那副病容,她又想到陆湛那句“时日无多”,也终究是害怕逼得太紧,触及陆湛逆鳞,若真把他惹急,他不顾一切要带自己回大燕又如何是好。

一番踌躇后,宋蝉终究让步。

“大人若执意如此,就自便吧。”

陆湛终究还是留了下来。

济都岛民淳朴热情,岛上突然来了这么几个外乡人,难免引人侧目。宋蝉不愿多生事端,只说是故人来访,暂住几日。

好在岛民虽好奇,却也知分寸,见她神色淡淡,便也不再多问。

随行的侍卫被陆湛遣散,不知去了何处。他自己则借口病体未愈,执意要与宋蝉同住。

宋蝉自然不肯,几番推拒,最终拗不过,只能勉强答应让他与阿措挤一间屋子。

阿措性子直,对这位不速之客没什么好脸色,可碍于陆湛病容苍白,行动迟缓,终究不好太过苛责,只得冷着脸替他铺了张草席,权当床榻。

阿丹姐弟的茅草屋简陋,比起国公府的雕梁画栋,简直天壤之别。

宋蝉本以为陆湛这般金尊玉贵的人,必定难以忍受这般粗陋的生活,更遑论日日看阿措冷脸,怕是熬不过几日便要拂袖而去。

可出乎意料的是,陆湛竟适应得极快。

他没有端着京中贵人的架子,反倒学着岛民的习惯,晨起打水,日落拾柴。

身子稍好些时,甚至帮着阿丹修补渔网,或是替阿措劈柴生火。起初动作生疏,可不过几日,竟也做得有模有样。

宋蝉冷眼瞧着,心中诧异,却也不动声色。

她不知道的是,对于陆湛而言,他并不在意这简陋的环境,只是比起失去她的那些日子,如今能日日见到她,已是莫大的慰藉。

梅桢之的人一直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