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五十三章沧海横流一(5 / 6)

加入书签

板凳,实在有些不甘心。所以在接到刘家辉的命令之后,立即带领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南下,生怕去晚了又捞不到仗打。半路遇见到被分到一个作战方向的暂54师之后,更是明里暗里的与暂54师较上了劲。开始还弄的梁波以为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这个友军,后来才想通原来这个家伙是和自己别着劲呢。作为常胜军,本身就心气就极傲地暂54师官兵那能允许别的部队在他们面前张扬,毫不示弱的接受了挑战。两个师从遇见地那一刻起。就开始较上了劲。先是比试谁的体力好,谁先到达罗梳。不过暂54师官兵还是小看了那位孙师长和他的部下,经过不休息的强行军之后。两个师几乎是不分先后一起抵达的罗梳。论起行军距离,完成对18师团最后一个联队围歼之后,一直在因多待命的暂54师行军距离要比部署在曼德勒山一代的新38师近出不少。在行军距离之上占了便宜的暂54师,却没有比新3师先抵达。这多少让梁波感觉到面子上有些过不去。好在真正的战局没有拉开,他还有挽回面子地希望。抵达罗梳接到高海宽的命令之后,两个人又毫不犹豫的不顾强行军所带来的疲劳,指挥各自部队按照高海宽的命令向48师团两翼穿插过去。孙师长是认为在第一局没有分出胜败来,在下一步的穿插行动的时候,一定要打败暂54师。好好的出一出被闲置了这么长时间,心里憋着的一口恶气。而知道自己在第一局地较量中,实际是处于下风的梁波更是决心要在要挽回面子。两个人,两个师这一暗中较量,本来境况就已经不佳的48师团更加雪上加霜。负责西线迂回新38师首先全歼48师团两个中队,抢占耶岸,切断48师团向文敦靠拢的必经之路。并在占领耶岸之后集中主力向48师团侧翼发起猛攻。其攻击势头之猛,进展之快。让高海宽都略微有些诧异。他半天也没有搞清楚,新38师这帮家伙是怎么了。后来看到梁波同样的举动之后。才明白这两个家伙是在暗中较量上了。只不过高海宽也好,梁波也好,都没有想到新38师那个疯狂的家伙不是在和暂54师较劲,而是在和整个28集团军较劲。熟话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在新38师抢占耶岸不久,为了不落在新38师身后,梁波指挥暂54师干脆从48师团的侧翼,强行撕开一个口子,打垮了布防在这一线的48师团搜索联队的两个中队。走最近地路线。直插宾德亚。在抵达宾德亚外围之后,梁波将三个团成倒品字状布置。以一个团攻击宾德亚,自己亲自指挥两个团向48师团背后扑了上去。48师团在占领了202师主动放弃地宾德亚之后,便将这个没有遭到大规模破坏的缅甸小城当作了后勤补给基地。48师团在这里地守军不过是一个步兵中队,外加辎重兵和工兵各两个中队,人数看上去虽然不少,但是相当一部分人是连枪都没有的后勤和工兵部队。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一个中队。这点人那够暂54师啃的。不到一个小时的激战,除了一个辎重兵中队跑的快一些之外,日军在宾德亚的其余守备部队被全歼。随着耶岸、宾德亚的失守,48师团被高海宽统一指挥的三个师合围在罗梳城下。而前来接应他地第2师团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突破200师在文敦一线的防御,只能做视48师团被蜂拥而上的中队合围起来。对于两个师明里暗里的暗中较劲,做为罗梳一线的最高指挥官高海宽非但不生气,反到是暗中纵容。而接到高海宽汇报的刘家辉更是一笑置之。根本没有理会。在他看来这种战场上地良性竞争非但不需要制止,甚至还应该鼓励。在两个师抵达并出发向48师团侧后迂回之后,高海宽终于给因为要等待援军到来而憋的够戗的202师下达了全线反击的命令。在得知高海宽请求全线反击的请示被集总要求推后,以便等待主力全部上来之后再进行之后,孙信肚子里一直憋着气,他不认为自己手中的三个团的兵力对付不了日军的两个联队。既然48师团的基干联队47联队都被吃掉了。剩余地这两个战斗力与47连队根本就无法相提并论的联队,他孙信还不看在眼睛里。让202师推迟反击时间,等待援军的上来不是对202师地战斗力不信任吗。这个认识让孙信和202师的官兵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尽管高海宽已经对他解释了推迟反击的原因,但是仍然有些让孙信有些咽不下这口气。在他脑海之中,认为这两个师应该去帮助预备90师去对付第2师团,他的202师不需要别人的帮忙,就可以打垮日军这两个联队。不仅仅是他这样想,就是202师所有官兵都是这么想。在总算接到了反击的命令之后,孙信将手头上三个步兵团火速进行了整编。将原来一直在罗梳城内阻击48师团主力,伤亡较大的398团打散,除了自己手头上留下一个满编营做为预备队之外。其余兵力全部充实到其他两个团中。将两个团全部充实到满员状态。另外在武器上也做了一些调整。每一个团加强了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各五具。将临时打散的398团地高射机枪连和战防炮连也分别加强给两个团。并给两个团的主攻部队,调剂了大量的自动火器。师的作战会议开的时间很短。孙信的攻击部署很简单,他只是在罗梳地图上中间用红铅笔画了条竖线,将整个罗梳城一分为二,两个团一人一半。当两个主攻团长对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